本报记者 付远书
倒计时焰火在夜空中绽放出刻在战国青铜兵器“成都矛”上的古老篆字,印证着这座城市两千余年未改的名字;文艺表演《锦绣之韵》中,金沙太阳神鸟金饰的璀璨光芒、汉代说唱俑的诙谐神韵、永陵二十四伎乐的盛唐遗风、川剧变脸的瞬息万幻次第绽放,织就一幅流动的天府文化长卷……2025年成都世界运动会(简称“成都世运会”)不仅是一场体育竞技的巅峰对决,更成为成都向世界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独特魅力的绝佳窗口。从场馆到市集,从领奖台到街巷,一场精心准备的“文旅盛宴”让八方来客沉醉于东方美学的深邃意境。
世运村非遗市集上,指尖技艺正架起文明对话的桥梁。绳编传承人杨文艺的展位前,意大利运动员乔尔吉娅指尖翻飞,红绳在缠绕间化作精美手环。“中国人佩红绳,藏着对幸福平安的期盼。”杨文艺的解说通过彩绳这一“语言”直抵人心。他为世运会特别创作的《蓉城新客来》,以绳韵编织出东道主的热情密码。
移步面塑摊位,四川师傅与巴拿马运动员雅克琳展开一场无声教学——揉捏搓压间,憨态可掬的熊猫在掌心诞生,师徒相视而笑成就动人画面。市集负责人周雪娇介绍,这里集结了成都漆艺、银花丝、道明竹编等10位非遗传承人,当运动员在“汉语桥”描摹汉字,或在中医药馆制作草本香囊、研习太极,非遗成为可触可感的文明对话载体。
展开剩余67%目光转向颁奖舞台,传统工艺正辉映着现代体育精神。作为世运会荣誉“盛装者”,本届成都世运会奖牌盒采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青神竹编编织而成。盒身以象征着规则和秩序的平纹编制而成,顶盖则以象征着天地六合的六角孔编法编制,青神竹编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陈云华带领工匠团队对纹样进行了重构,点缀了竹绿的跳色,以呼应世运会的青春气息。
同样作为中华文化载体的“竹梦”火炬也极具东方哲思。其造型提取自三星堆出土的青铜大立人像身形,又似一株傲然挺立的“竹”。会徽居中醒目,成都世运会吉祥物蜀宝、锦仔灵动跃然其上;出火口灵感来源于金沙遗址出土的铜立人像太阳冠,底部以三星堆遗址凤鸟纹托举火炬,将古蜀文明与现代体育精神完美融合,向世界讲述“缘”起天府的动人故事。
走出赛场,整座城市已变身为沉浸式文化展厅。8月6日,来自荷兰、波兰、瑞士等国家的运动员及工作人员感受了一场“光影+美食+非遗”的城市游览新体验:下午,他们乘坐火锅巴士,品尝着鲜香麻辣的火锅,在璀璨的光影中一览城市美景;傍晚,在东门码头乘船泛舟锦江,感受杜甫诗境与商贸盛景。
成都文旅集团相关负责人说:“我们围绕成都人文历史、绿色生态、产业经济、幸福生活等方面,充分挖掘城市各点位资源,选取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等17个文化体验活动点位,精心策划出‘国宝粉丝探访之旅’等7条城市文化主题游线路。”
文化展演更在赛场上绽放异彩。8月8日下午,在成都东部新区赛区救生—泳池体育项目最后一轮颁奖前,20名来自眉山市东坡区大北街小学的孩子化身为可爱的“陶俑娃娃”,手持铜镜、头戴配花,用灵动的表情和肢体语言表演舞蹈《执镜俑》。“孩子们在世界舞台上翩然起舞的那一刻,他们由内而外散发的文化自信与从容之美,让我打心底里骄傲自豪。”领队老师许玲表示,这个灵感源自四川出土的东汉文物执镜俑的舞台作品,已成为国内外大型赛事舞台的常客。
这份文化礼遇更延伸至每一位赛事参与者。成都世运会期间,观众持赛事门票可享青城山—都江堰、金沙遗址博物馆等十大景区及文博场馆门票五折优惠。成都56家优质酒店同步推出房费三折至八折、延迟退房等专属礼遇。在成都市新都区赛事场馆外,一场主题为“香城好礼”的赠友人活动也在持续进行中,由新繁棕编非遗技艺从业者手工制作的蝴蝶、世运会特制的“状元杯”等赠与运动员的文创产品,让赛事热度转化为城市好感度,使“成都服务”成为另一张闪亮名片。
成都世运会运动员村内的文化活动区 新华社记者 胥冰洁 摄
发布于:北京市658金融网配资-正规炒股配资-在线配资门户-10大股票软件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